基础知识

您的位置:北京恒星科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知识库 > 基础知识 >

    基础知识

《安全防范工程实用技术》(二)

2010-08-19 16:11 来源:恒星科通企划部

4.控制设备的选型与控制室的布局设计
    (1)小型系统
    ①控制设备的选型
    a.一般采用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的常见结构主要分为台式、柜式和壁挂式三种,小型系统的控制器多采用壁挂式。
    b.控制器应符合GBl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中有关要求。
    c.应具有可编程和联网功能。
    d.设有操作员密码,可对操作员密码进行编程,密码组合不应/J、于10000。
    e.具有本地报警功能,本地报警喇叭声强级应大于80dB。
    f.接人公共电话网的报警控制器应满足有关部门入网技术要求。
    g•具有防破坏功能。
    ②值班室的布局设计  a.控制器应设置在值班室,室内应无高温、高湿及腐蚀气体,且环境清洁
    b.壁挂式控制器在墙上的安装位置,其底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m,如靠门安装时,靠近其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c.控制器的操作、显示面板应避开阳光直射。
    d.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电线的位置应保证配线整齐,避免交叉。
    e.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宜直接与电源连接,应尽量避免用电源插头。
    f.值班室应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和防盗锁,设置紧急报警装置以及同处警力量联络和向上级部门报警的通信设施。
    (2)大、中型系统    
    ①控制设备的选型
    a.一般采用报警控制台(结构有台式和柜式)。
    b.控制台应符合CB/T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的有关技术性能要求。
    c.控制台应能自动接收用户终端设备发来的所有信息(如报警,音、像复核),采用微处理技术时应同时有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大型系统可配置大屏幕电子地图或投影装置),并发出声、光报警。
    d.应能对现场进行声音(或图像)复核。
    e.应具有系统工作状态实时记录、查询、打印功能。
    f。宜设置“黑匣子”,用以记录系统开机、关机、报警、故障等多种信息,且值班人员无权更改。
    g•应显示直观、操作简便。
    h.有足够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包括报警信息接口、视频接口、音频接口,并留有扩充的余地。
    i.具备防破坏和自检功能。
    j.具有联网功能。
    k.接入公共电话网的报警控制台应满足有关部门入网技术要求。
   ②控制室的布局设计
    a.控制室应为设置控制台的专用房间,室内应无高温、高湿及腐蚀气体,且环境清洁。
    b.控制台后面板距墙不应小于o.8m,两测距墙不应小于o.8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m
    c.微机显示器的屏幕应避开阳光直射。
    d.控制室内的电缆敷设宜采用地槽,槽高、槽宽应满足敷设电缆的需要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e.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其架空高度应o.25m,并根据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留进线槽和进线孔。
    f.引入控制台的电缆或电线的位置应保证配线整齐,避免交叉。
    g•控制台的主电源引入线宜直接与电源连接,应尽量避免用电源插头。
    h.应设置同处警力量联络和向上级部门报警的专线电话,通信手段不应少于两种。
    i.控制室应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和防盗锁,设置紧急报警装置。
    j.室内应设卫生间和专用空调设备。
    四、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1)电视监控系统一般应由摄像、传输、显示及控制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应具有对图像信号采集、显示、分配、切换控制、记录和重放的基本功能。
    (2)系统的制式宜与通用的电视制式相二致。
    (3)系统的设备、部件、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采用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进口产品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全系统的所有设备和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75n,如有监听装置,音频设备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应为高阻抗或6000。
    ⑦系统中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
   (4)电视监控系统宜采用黑白电视系统,在对监视目标有彩色。要求时,可采用彩色电视系统。
   (5)在监视目标的同时、需要监听现场音响的电视系统应配置伴音系统。
   (6)在监视区域内,灯光照度应符合摄像系统的要求。
   (7)整个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情况下:
    视频信号输出幅度=(1±0.3)V(峰—峰)。
    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350TVL(电视线)。
    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270TVL。
    灰度≥8级。
    信噪Lb≥38dB。
    (8)在摄像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不应低于下述中的4级要求:
   图像等级       图像损伤主观评价
   5    不察觉
   4    可察觉,但不令人讨厌
   3    有明显察觉,令人感到讨厌
   2    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1    极严重,不能观看
   2.前端设备的选型与安装设计
   (1)摄像机
   ①应优先选用CCD摄像机
     ②所选摄像机的技术性能宜满足下列要求:
    a。能满足系统最终指标要求。
    b.电源变化适应范围≥土10%(必要时可加稳压装置)。
    c.温度、湿度适应范围满足现场气候条件的变化(必要时可采用能制作人工小气候的防护罩)。
    ③监视目标照度不高,而要求清晰度较高时,宜选用黑白摄像机;监视目标照度不高,且需彩色摄像时,需附加照明装置。
    ④监视目标亮度变化范围大或必须逆光摄像时,应选用具有自动电子快门和数字背景光处理摄像机。
    ⑤夜间需隐蔽监视时,宜选用带红外光源的摄像机(或安装红外灯作光源)。    、•
    ⑥摄像机应由稳定牢固的支架(或电动云台)固定在建筑物上。
    ⑦摄像镜头应尽量避免逆光设置,必须逆光设置的场合,除对摄像机的技术性能加以要求外,还应设法尽量减小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⑧室内、外安装的摄像机均应加装防护罩。
    (2)镜头
    ①镜头尺寸应与摄像机靶面尺寸相一致。
    ②镜头焦距应根据视场大小和监视目标到镜头的距离而定,其焦距计算可按下式进行:
    f=A•L/h
    式中:f——镜头的焦距(mm)
    h——被摄物体的高度(mm)
    L—被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mm)
    A——靶面成像的高度(mm)
    a.监视对象为固定目标时,可选用定焦镜头。
    b.监视目标视距较大时,可选用望远镜头。
    c.监视目标视距较小而视角较大时,可选用广角镜头。
    d.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和视角范围较大的情况,应选用变焦镜头。
    ③监视目标照度变化范围高低相差达到100倍以上,或昼夜使用的摄像机,应选用光圈可调(自动或电动)镜头。
    ④需要遥控监视的情况,应选用可电动聚焦、变焦距、变光圈的遥控镜头。.
    ⑤摄像机需要隐蔽安装时,可隐藏在天花板内或墙壁内,镜头可采用小孔镜头或棱镜头。隐蔽程度要求不很高时,可采用一体化摄像机。
    (3)云台
    ①所选用云台的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5412—94《应用电视摄像机云台通用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②监视对象为固定目标时,摄像机宜配置手动云台(即支架)。
    ③需要监视变化场景的情况,摄像机应配置电动遥控云台,
并注意以下方面:
    a.电动云台的环境适应性有室内、室外之分,应按实际使用环境条件选用。
    b.所选云台的负荷能力应至少大于实际负荷重量的1.2倍。
    c.云台转动停止时应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水平和垂直转角回差应名1度。
    d.室内型电动云台在承受最大负载时,噪声应≤5肋B。
    e.云台电缆接口,最好位于云台固定不动的位置,且在固定部位与转动部位之间(即与摄像机之间)的控制输入线和视频输出线应采用软螺旋线。
    ④室内云台安装高度以2.5—5m为宜,室外云台安装高度以3.5。10m为宜。
(4)防护罩
    ①防护罩尺寸规格宜与摄像机相配套。
    ②室内防护罩主要用于防尘、防潮湿等,有的还起隐蔽作用,外形宜美观大方,且易于安装。    
    ③室外防护罩一般应具有全天候防护功能(可防高温、低,温、风沙、雨雪、凝霜等),宜采用双重壳体密封结构,内设自  1动调节温度、自动除霜装置,所具功能可依实际使用环境的气候条件加以取舍。
    ④根据特殊需要,还应相应选用防爆、防冲击、防腐蚀、防辐射等特殊功能的防护罩。
    3.传输方式的选择与线路设计
    (1)传输方式的选择
    ①选择传输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a.传输距离。
    b.地理条件。
    c.摄像机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②在近距离范围内,宜采用视频同轴电缆传输方式。
    ③对于中、大型系统的主干线,多采用光缆传输,也可选用射频电缆。
    ④在传输距离远,不便铺设线缆(电、光缆)的区域,可考虑其他传输方式传输。
    (2)线缆选型
    ①同轴电缆
    a.应根据图像信号采用基带传输还是射频传输,确定选用视频电缆还是射频电缆。
    b.所选用电缆的防护层应适合电缆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如环境气候、存在有害物质、干扰源等)。
    c.室外线路,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9mm的同轴电缆,采用聚乙烯外套。
    d。室内距离不超过500m时,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7mm的同轴电缆,且采用防火的聚氯乙烯外套。
    e。终端机房设备间的连接线,距离较短时,宜选用的外导体内径为3mm或5mm,且具有密编铜网外导体的同轴电缆。
    ②光缆
    a.光缆的传输模式,可依传输距离而定。长距离时宜采用单模光缆,距离较短时宜采用多模光缆。
    b。光缆芯线数目,应根据监视点的个数、监视点的分布情况来确定,并注意留有一定的余量。
    c.光缆的结构及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最大抗拉力等机械参数,应满足施工条件的要求。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其外径的20倍。
    d。光缆的保护层,应适合光缆的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
    ③传输线缆在满足衰减、弯曲;屏蔽、防潮等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线径较细,容易施工的线缆。
    (2)室内布线设计
① 室内线路敷设应符合JBJl6—8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②在新建或有内装修要求的已建建筑物内,宜采用暗管敷设方式,对无内装修要求的已建建筑物内可采用线卡明敷方式。
    ③室内明敷电缆线路宜采用配管、配槽敷设方式。明敷线路布设应尽量与室内装饰协调一致。
    ④电缆线路不得与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
    ③明敷电缆与明敷电力线的间距不应小于0.3mo
    ⑥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附件应采用不燃或阻燃性材料制成。
⑦电缆竖井宜与强电电缆的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
须合用时,报警系统线路和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
  (4)室外布线设计
    ①电缆在室外敷设,应符合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中的要求及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和规范。
    ②室外线路敷设方式宜按以下原则确定:
    a.有可利用的管道时可考虑采用管道敷设方式。
    b.监视点的位置和数量比较稳定时,可采用直埋电缆敷设方式。  
    c.有建筑物可利用时可考虑采用墙壁固定敷设方式。
    d.有可供利用的架空线杆时可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③电缆、光缆线路路径设计,应使线路短直、安全、美观,信号传输稳定、可靠,线路便于检修、检测,并应使线路避开易受损地段,减少与其他管线等障碍物的交叉跨越。
    ④电缆线路宜穿金属管或塑料管加以防护。
    ⑤电缆架空敷设时,同共杆架设的电力线(1kV以下)的间不应小于1.5m,同广播线的间距不应小于1m,同通信线的间不应小于0.6m。
    ⑥在电磁干扰较强的地段(如电台天线附近),电缆应穿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地下,或采用光缆传输方式。
    ⑦交流供电电缆应与视频电缆、控制信号线单独分管敷设。
⑧地埋式引出地面的出线口,应尽量选在隐蔽地点,并应在出口处设置从地面计算高度不低于3m的出线防护钢管,且周围5m内不应有易攀登的物体。
⑨电缆线路由建筑物引出时,应尽量避开避雷针引下线,不能避开处两者平行距离不应小于1.5m,交叉间距不应小于1m,并应尽量防止长距离平行走线,;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处,可在间距过近处对电缆加铜皮屏蔽,屏蔽层要有良好的就近接地装置。
⑩在中心控制室电缆汇集处,应对每根入室电缆在接线架上加装避雷装置。
        ⑾电缆传输部件的选择
    a.视频电缆传输方式
    如下位置宜加电缆均衡器:    ’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5MHz时的不平坦度≥3dB处。
    *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5.5MHz时的不平坦度≥3dB处。如下位置宜加电缆均衡放大器: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5MHz时的不平坦度≥6dB处。
    *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5.5MHz时的不平坦度≥6dB处。
    b.射频电缆传输方式
    *摄像机在传输干线的某一处相对集中时,宜采用混合器来收集信号。
    *摄像机分散在传输干线的沿途时,宜选用定向锅合器来收集信号。
    c.控制信号传输距离较远,到达终端已不能满足接收电平要求时,宜考虑中途加装再生中继器。
    (5)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①传输频率必须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
    ②发射功率应适当,以免干扰广播和民用电视。
    ③无线图像传输宜采用调频制。
    ④无线图像传输方式主要有高频开路传输方式和微波传输方式:
    a.监控距离在10km范围内时,可采用高频开路传输方式。
    b。监控距离较远且监视点在某一区域较集中时,应采用微波传输方式,其传输距离最远可达几十公里。需要传输距离更远或中间有阻挡物的情况时,可考虑加微波中继。
    4.控制中心设备的选配与控制室的布局设计
    (1)控制中心设备的选配
    *应具有存储功能,当市电中断或关机时,对所有编程设置、摄像机号、时间、地址等均可记忆。
    *应具有与报警控制器联动的接口,报警发生时能切换出相应部位摄像机的图像,予以显示与记录。
    *视频信号远距离传输时,宜采用远地视频切换方式。
    b.遥控器
    *遥控器的控制功能,应根据摄像机所用镜头的类型及云台的选用与否来确定。
    *控制方式常用有直接控制和总线控制两种,选择原则:监控点距离较近、较少、且为固定监视时,一般可采用直接控制方式。  
    监控点距离较远且相对较多,又多采用变焦镜头和云台的情况,一般宜选用总线控制方式。
    c.时间日期地址信号发生器
    应能产生并能在视频图像上叠加摄像机号、地址、时间等字.符,并可修改。
    d。附加传输部件
    *视频同轴电缆传输方式,当传输距离较远时,宜加装电缆均衡器。
    *采用射频同轴电缆传输方式时,应配置射频调制解调器。
    *采用光纤传输方式时,应配置光解调器。
    *采用电话线传输方式时,应配置线路接收装置。
    e。监控系统的运行控制和功能操作宜在控制台面板上进行,操作部分应简单方便、灵活可靠。
    f。在控制台上应能控制摄像机、监示器及其他设备供电电源的通断。
    g•控制台的配置应留有扩充余地。
    ③其他常用配套设备
    ①监视器
    a.数量
    x监视器的配置数量,由摄像机配置的数量决定,一般采用
4:1方式(即若有16个摄像点,则应选配4台监视器),录像
专用监视器可另行设置。
    b.清晰度
    *应根据所用摄像机的分解力指标,选用高一档清晰度的监视器,一般应高出100TVL;
    *满足系统最终指标要求。
    c.颜色
    *彩色摄像机应配用彩色监视器,黑白摄像机应配用黑白监视器。
    d.尺寸
    *监视器的屏幕尺寸,应根据监视者与监视器屏幕之间的距离为屏幕对角线的4—6倍的关系来选定。  
    ②控制台
    一般由视频切换控制器、遥控器、时间日期地址信号发生器、附加传输部件等部分组成。  
    a.视频切换控制器
    *视频切换控制器的切换比,应根据系统所需视频输入输出最低接口路数,并考虑留有适当余量来选定。其中:
    视频输入接口的最低路数由摄像机配置的数量决定。
    视频输出接口的最低路数由监视器、录像机等显示与记录设备的配置数量及视频信号外送路数决定。
    *视频切换控制器应能手动或自动编程,对摄像机、电动云台的各种动作(如转向、变焦、聚焦、光圈等动作)进行遥控。
    *应能手动或自动编程,对所有的视频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
    a.录像机
    *防范要求高的特殊监视点,可采用普通录像机直接录像方式(即录像机与摄像机进行一对一录像)。
    *普通监视点,当图像实时性要求不很高时,可采用长时间录像机一对一录像(延时时间越长,实时性越差)。
    *普通监视点,当图像实时性要求不很高且监控点较多时,可采用一路对多路切换录像控制方式,切换控制方式有时序切换、帧切换和智能切换等(参与录像的路数越多p实时性越
差)。
    *普通监视点,当图像质量要求不很高且监视点数目较多时,可采用多画面分割录像方式对多路视频信号同时记录(一般画面分割越多,图像质量越差)。
    *录像控制应与报警系统联动。
    b.多画面分割器
    *采用画面分割器可在一台监视器或录像机上同时显示或录制、重放一路或多路图像。当资金或控制室空间受限,且防范要求不很高而监视点较多时可选用。
    (2)控制室的布局设计
    ⑦控制室的设备布置应符合GBH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H16—8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②控制室一般分为二个区,即终端显示区及操作区。操作区与显示区的距离以监视者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屏幕对角线的4—6倍设置为宜。
    ②控制台的设置
    a.控制台的设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正面与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2m,两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净距离在主通道不应小于1。5m,在次要通道不应小于0.8mo    :
    b.控制台的操作面板(基本的组成:操作键盘和九寸监视i器),应置于操作员既方便操作又便于观察的位置。
    ④监视器的设置
    a.较小的控制室,宜用吊架把监视器吊于顶棚上;大、中型控制室的监视器宜用监视器架摆放,一般呈内扇形或一字形,监视器架的背面和侧面距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8m o
    b.固定于机柜内的监视器应留有通风散热孔。
    c。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界强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强光入射时,应加光罩遮挡。
    d.与室内照明设计合理配合,以减少在屏幕上因灯光反射引起对操作人员的眩目。
    e.监视器的外部调节旋钮应暴露在方便操作的位置,并加防护盖。
    ⑤控制室内照明
    a.控制室内的平均照度应≥200Lxo
    b.照度均匀度(即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应≥0.7。
    ⑥控制室内布线设计
    a.控制室内的电缆、控制线的敷设宜采用地槽。槽高、槽宽应满足敷设电缆的需要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b.对活动地板的要求:
    *防静电。
    *架空高度≥0.25mo
    *根据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留进线槽和进线子乙。
    c.对不宜设置地槽的控制室,可采用电缆槽或电缆架架空敷设。
    5.系统照明
    (1)监视目标所需最低照度:
a. 黑白电视系统,监视目标最低照度应≥10Lx o
b.彩色电视系统,监视目标最低照度应妻50IJxo  
  (2)监视目标处于雾气环境时,黑白电视系统宜采用高压水银灯作配光,彩色电视系统宜采用碘钨灯作配光。
(3)具有电动云台的监视系统,照明灯宜设置在摄像机防护罩上或设置在与云台同方向转动的其他装置上。
五、入侵报警、电视监控系统的供电与接地
    1.供电                                              
    (1)系统中心控制设备的供电电源,应采用220V、50Hz的单向交流电源,并应由可靠的交流电源回路单独供电(空调等大负荷用电装置不得与该系统同回路供电)。                    
    (2)宜根据系统的用电负荷设置配电盘和配电柜。          
    (3)入侵报警系统的前端探测器,宜采用由控制室集中供电方式。                                                    
    (4)电视监控系统,当监视点距离较近时,系统前端设备宜采用控制室集中供电方式;当监视点距离较远时,则宜采用监视点本地供电方式。                                        
(5)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超过*10%时应采取交流稳压措施,交流稳压电源的功率应≥1.5倍系统总功率。      
(6)应设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并能进行自动切换,且切换时不应引起系统误动作。                                    
    (7)系统应配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应能满足系统24小时工作的需要。                                    
    (8)系统的供电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物设计的防火规范。                                            
    2.接地                                              
    (1)人侵报警、电视监控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以保证人身安全以及防干扰和雷击。’                                                                              
(2)控制设备的工作接地电阻小于4Ω,当系统采用综合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3)应采用专用接地干线,由控制室引入接地体,专用接地干线所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其芯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
(4)接地线不能与强电交流的地线以及电网零线短接地或混接,接地线不能形成封闭回路。
(5)由控制室引到系统其他各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
mm2。
    (6)系统一般可采用单点接地。
    (7)系统中三芯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应与系统的接地端相连.(保护地线)
(8)系统中有电缆进入建筑物时,在靠近电缆进入建筑物的地方,应将电缆外导电屏蔽层接地。
(9)系统中所有的接地装置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两者的间距不就小于3m。

第二部分
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工程施工手册

    一、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安全防范工程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为目的的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出入口控制、防爆排爆及安全检查等工程。工程建设单位多为党政首脑机关、国家重点文物系统、重要金融系统等要害单位或部门。为此,要求安防工程施工人员不仅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避免施工环节造成的漏洞。
    安防工程施工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无犯罪历史。
    2.严守工程保密制度。
    3.接受施工主管部门的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4.带班长及主要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电工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及技能,并有三年以上施工经验。
    二、入侵报誊工程施工要求
    1.一般要求
    (1)入侵报警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一名现场工程师,以指导施工进行,并协同建设单位做好施工中的隐蔽工程检测与验收。
    (2)入侵报警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
    ①探测器布防平面图、中心设备布置图、系统原理及系统连接图。
    ②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
    ③设备、器材安装要求及安装图。
    (3)入侵报警系统施工应按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原设计图纸时,应按程序进行审批,审批文件(通知单等)需经双方授权人签字后方可实施。
    (4)入侵报警系统竣工时,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图纸资料:
    ①施工前全部图纸资料。
    ②工程竣工图。
    ③设计更改文件。
    ④检测记录。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测试数据。
    ⑤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
    2.布线  
    (1)报警系统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注:此为相关标准汇编本名称,以下延用)的1要求。
    (2)报警系统的各种导线原则上应尽可能缩短。    
    (3)在管内或槽内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抹黄油或滑石粉。进人管内的导线应平直、无接头和扭结。  
    (4)导线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5)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导线,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同一线槽内。
    (6)明装管线走向及安装位置应与室内装饰布局协调。
    (7)在垂直布线与水平布线的交叉处要加装分线盒,以保证接线的牢固和外观整洁。
    (8)当导线在地板下、天花板内或穿墙时,要将导线穿入管内。  
    (9)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线接口应作密封处理。
    (10)一般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的2/3。  
    (11)管线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514。下列部位应设置固定点:
    ①管线接头处。
    ②距接线盒0.2m处。    
    ③管线转角处。
    (12)在同一系统中应将不同导线用不同颜色标志或编号。如电源线正端用红色,地端用黑色,共用信号线用黄色,地址信号线用白色等。在报警系统中地址信号线较多,可将每个楼层或每个防区的地址信号线用同一颜色标志,然后逐个编号。
    (13)对每个回路的导线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0。
    3.入侵探测器的安装
    (1)入侵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安装前要通电检查其工作状况,并作记录。
    (2)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电器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3)探测器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及设计图纸进行。
    (4)室内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壁挂式被动红外探测器应安装在与可能人侵方向成900角的方位,高度2.2m左右,并视防范具体情况确定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
    ③吸顶式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必须水平安装。
    ③楼道式被动红外探测器,必须安装在楼道端,视场沿楼道走向,高度2.2m左右。
    ④被动红外探测器一定要安装牢固,不允许安装在暖气片、电加热器、火炉等热源正上方;不准正对空调机、换气扇等物体;不准正对防范区内运动和可能运动的物体。防止光线直射探测器,探测器正前方不准有遮挡物。
    (5)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安装牢固,发射机与接收机对准,使探侧效果最佳。
    ②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不能有可能遮挡物。如:风吹树摇的遮挡等。
    ③利用反射镜辅助警戒时,警戒距离较对射时警戒距离要缩短。下面是利用反射镜辅助警戒示意图(见图1)。
    图1
    ④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透镜,如有灰尘可用镜头纸擦干净。
    (6)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2.
    ①壁挂式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应安装在与可能人侵方向成45。角的方位(如受条件限制应优先考虑被动红外单元的探测灵敏度),高度2.2m左右,并视防范具体情况确定探测器与墙壁倾角。
    ②吸顶式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必须水平安装。
    ③楼道式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必须安装在楼道端,视场正对楼道走向,高度2.2m左右。    
    ④探测器正前方不准有遮挡物和可能遮挡物。
    ⑤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的其他安装注意事项可参考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
(7)声控—振动双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探测器必须牢固地安装在玻璃附近的墙壁上或天花板上。
② 不能安装在被保护玻璃上方的窗帘盒上方。
③ 安装后应玻璃破碎仿真器精心调节灵敏度。
(8)磁开关控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磁开关控测器应牢固地安装在被警戒的门、窗上、距离门窗拉手边的距离150MM。
② 舌簧安装在固定的门、窗框上,磁铁安装在活动门、窗上,两者对准,间距在0.5cm左右为宜。
③ 安装磁开关探测器(特别是暗装式磁开关)时烈冲击,以防舌簧管破裂。    
(9)电缆式振动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在网状围栏上安装时,需将信号处理器(接口珊栏的桩柱上,电缆敷设在栅网2/3高度处。                
    ②敷设振动电缆时,应每隔20cm固定一次,每隔半径为8cm左右的环(如图2所示)。                        
    ③若警戒周界需过大门时,可将电缆穿入金属管中,理入地下1m深度。
    ④在周界拐角处须作特殊处理,以防电缆弯成死角和磨损。
    ⑤施工中不得过力牵拉和扭结电缆,电缆外皮不可损坏,电缆末端处理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并加防潮处理。
    (10)电动式振动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远离振源和可能产生振动的物体。如:室内要远离电冰箱;室外不要安装在树下等。
    ②电动式探测器通常安装在可能发生入侵的墙壁、地面或保险柜上,探测器中传感器振动方向尽量与人侵可能引起的振动方向一致,并牢固连接。
    ③埋在地下时,需埋10cm深处,并将周围松土砸实。
    4.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1)报警控制器的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2)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板面高度不应小于1.5m,正面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3)报警控制器必须安装牢固、端正。安装在松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4)引入报警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配线应排列整齐,不准交叉,并应固定牢固。
    ②引线端部均应编号,所编序号应与图纸一致,且字迹清晰不易退色。
    ②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两根。
    ④电缆芯和导线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⑤导线应绑扎成束。
    ⑧导线引入线管时,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5)报警控制器应牢固接地,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0(采用联合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接地应有明显标志。
    5。报警系统的调试
    (1)一般要求
    ⑦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物内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②报警系统调试前应具备该系统设计时的图纸资料和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文件(通知单)及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记录等。
    ③调试负责人必须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由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④具备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且这些仪器设备符合计量要求。
    ⑤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
    (2)调试
    ①调试开始前应先检查线路,对错接、断路、短路、虚焊等进行有效处理。    •
    ②调试工作应分区进行,由小到大。
    ②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按《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及系统设计功能检查系统工作状况。主要检查内容为:
    a.报警系统的报警功能,包括紧急报警、故障报警等功能。
    b.自检功能。
    c.对探测器进行编号,检查报警部位显示功能。
    d.报警控制器的布防与撤防功能。
    e.监听或对讲功能。
    f.报警记录功能。
    g•电源自动转换功能。
    ④调节探测器灵敏度,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⑥将整个报警系统至少连续通电12小时,观察并记录其工 作状态,如有故障或是误报警,应认真分析原因,做出有效处理。
    ⑧调试工作结束后,填写调试报告。调试报告可用本手册绘制的“入侵报警、电视监控系统调试报告”();也可由调试单位自行制表。
    (3)写竣工报告。
    三、电视监控工程施工要求  
    1.一般要求
    (1)施工现场必须设一名现场工程师以指导施工进行,并协同建设单位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
    (2)电视监控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
    ①系统原理及系统连线图。
    ②设备安装要求及安装图。
    ③中心控制室的设计及设备布置图。
    ④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
    (3)电视监控系统施工应按设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原图纸时,应按程序进行审批,审批文件(通知单等)经双方授权人签字,方可实施。
    (4)电视监控系统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提交下列图纸资料:
    ⑦施工前所接的全部图纸资料。
    ②工程竣工图。
    ②设计更改文件。  
    2.电缆敷设
    (1)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
    (2)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
    (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对应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
    (4)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
    (5)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等。
    (6)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
    (7)随建筑物施工同步敷设电缆时,应将管线敷设在建筑物体内,并按建筑设计规范选用管线材料及敷设方式。
    (8)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如电台、电视台附近)应将电缆穿人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地下。
    (9)在电磁场干扰很小的情况下,可使用PVC阻燃管。
    (10)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
    (11)管线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5mo
    (12)电缆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
    (13)在地沟或天花板内敷设的电缆,必须穿管(视具体情况选用金属管或PVC阻燃管),并固定在墙上。
    (14)在电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
    3.光缆敷设
    (1)敷设光缆前,应检查光纤有无断点、压痕等损伤。
    (2)根据施工图纸选配光缆长度,配盘时应使接头避开河沟、交通要道和其他障碍物。
    (3)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光缆可用牵引机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牵引力应加于加强芯上,牵引力大小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弓I长度不宜超过1kmo
    (4)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o
    (5)光缆敷设一段后,应检查光缆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确认无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6)光缆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最小。接续后应做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7)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盘成圈置于光缆预留盒中,预留盒应固定在电杆上。地下光缆引上电杆,必须穿人金属管。
    (8)光缆敷设完毕时,需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9)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
    4.前端设备的安装
    (1)一般要求
    ①按安装图纸进行安装。
    ②安装前应对所装设备通电检查。
    ②安装质量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2)支架、云台的安装
    ①检查云台转动是否平稳、刹车是否有回程等现象,确认无误后,根据设计要求锁定云台转动的起点和终点。
    ②支架与建筑物、支架与云台均应牢固安装。所接电源线及控制线接出端应固定,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不影响云台的转动为宜。安装高度以满足防范要求为原则。
    (3)解码器的安装
    解码器应牢固安装在建筑物上,不能倾斜,不能影响云台(摄像机)的转动。
    (4)摄像机的安装
    ①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②摄像机应牢固地安装在云台上,所留尾线长度以不影响云台(摄像机)转动为宜,尾线须加保护措施。
    ③摄像机转动过程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
    ④室外摄像机若明显高于周围建筑物时,应加避雷措施。
    ⑤在搬动、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盖。
    ⑥安装固定摄像机时,可参考以上要求。
    5.中心控制设备的安装
    (1)监视器的安装
    ①监视器应端正、平稳安装在监视器机柜(架)上。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
    ②主监视器距监控人员的距离应为主监视器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4。6倍。  
    ③避免日光或人工光源直射荧光屏。荧光表面背景光照度不得高于100Lx。
    ④监视器机柜(架)的背面与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8m o
    (2)控制设备的安装
    ①控制台应端正、平稳安装,机柜内设备应安装牢固,安装所用的螺钉、垫片、弹簧、垫圈等均应按要求装好,不得遗漏。
    ②控制台或机架柜内插件设备均应接触可靠,安装牢固,无扭曲、脱落现象。
    ③监控室内的所有引线均应根据监视器、控制设备的位置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
    ④所有引线在与设备连接时,均要留有余量,并做永久性标志,以便维修和管理。
    6.供电与接地
    (1)测量所有接地极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可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的长效降阻剂或更换接地装置。
    (2)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接地安装最好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
    7.电视监控系统的调试
    (1)一般要求
    ①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应在建筑物内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②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前应具备施工时的图纸资料和设计变更文件以及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资料等。
    ③调试负责人必须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由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④具备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且这些设备符合计量要求。
    ⑤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
    (2)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①电源检测。接通控制台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电源上电压表读数;合上分电源开关,检测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极性等,确认无误后,给每一回路通电。
    ②线路检查。检查各种接线是否正确。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进行测量,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O;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进行测量,其线芯间、线芯与地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0。
    ②接地电阻测量。监控系统中的金属护管、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配线钢管和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地连接,保证可靠的电气通路。系统接地电阻应于小40。
    (3)摄像机的调试
    ①闭合控制台、监视器电源开关,若设备指示灯亮,即可闭合摄像机电源,监视器屏幕上便会显示图像。
    ②调节光圈(电动光圈镜头)及聚焦,使图像清晰。
    ③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并观察变焦过程中图像清晰度。
    ④遥控云台,若摄像机静止和旋转过程中图像清晰度变化不大,则认为摄像机工作正常。  
    (4)云台的调试
    ①遥控云台,使其上下、左右转动到位,若转动过程中无噪音(噪音应小于50dB)、无抖动现象、电机不发热,则视为正常。
    ②在云台大幅度转动时,如遇以下情况应及时处理。
    a.摄像机、云台的尾线被拉紧。
    b.转动过程中有阻挡物。如:解码器、对讲器、探测器等是否阻挡了摄像机转动。
    c.重点监视部位有逆光摄像情况。
    (5)系统调试
    ①系统调试在单机设备调试完后进行。
    ②按设计图纸对每台摄像机编号。
    ②用综合测试卡测量系统水平清晰度和灰度。
    ④检查系统的联动性能。
    ⑤检查系统的录像质量。
    ⑥在现场情况允许、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改变灯光的位置和亮度,以提高图像质量。
    (6)在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可将系统连续开机
24小时,若无异常,则调试结束。
    (7)填写调试报告。调试报告可用本手册绘制的“入侵报警、电视监控系统调试报告”(见54页);也可由调试单位自行制表。
  (8)写竣工报告。

联系我们

了解更详细信息,请致电:

010-82566461

点击在线客服人员

售后服务:010-82565576

ISO9001证书 | IQNet证书 | 无线电型号核准证 | 商标注册证 | HX-6000智能广播系统《著作权证书》 | FM4210《检测报告》| FM70《检测报告》 | FM75《检测报告》

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大街22号宝能慧谷1号楼2层 E-mail:bjhxkt@126.com 欢迎您的咨询、建议和意见
Copyright 2002 - 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恒星科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8364号-2
TEL:010-82566461 82565576 FAX:010-82565864

w3c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