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广播

您的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农村广播 >

    农村广播

调频共缆传输农村广播“村村响”解决方案

2011-08-04 20:35 来源:恒星科通企划部

  一、用户需求

××县位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洞庭湖畔,县域面积2600.3平方公里,总辖19个乡镇,152个自然村。近年来,原有农村广播年久失修,处于全面瘫痪状态,导致地方政令、区域新闻、天气预报、紧急广播、富信息等无法及时下达,与日益发展的经济需求和人民奔小康的夙愿非常不协调,客观上要求搭建县、乡、村三级“村村响”广播网络,使得媒体宣传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配套。现该县提出如下广播建设要求:
●要求实现县、乡、村三级广播联网
●实现村村响,能够进行乡、村二、三级广播
●可定时转播中央、省、地区和县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
●能宣传当地新人新事
●可随时向村民传递市场和科技致富信息
●能够传播涉农法律、法规
●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浓厚的文化舆论氛围
●可利用现有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节省系统建设成本
二、 方案设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农村基本形成了“以各县广播站为中心,以公社放大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主要手段”的质量高、效能好的农村广播网,以其投资成本低、收听覆盖面广、传递速度快、宣传效果好等特点,一度成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新政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和上传下达的主要渠道。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农村各项工作、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视、互联网等多媒体的兴起与推广,作为主要宣传阵地的农村广播渐渐失去其主体地位,发展到现在已经所用无几,处于完全瘫痪状态,导致县与乡、县与村、乡与村之间广播网络中断。使得医疗、种植、养殖、天气、党政方针以及防汛抗灾等信息渠道不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与时代发展步伐和谐共进,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绊脚石。
北京恒星科通根据我国农村广播之需求,综合我国农村广播发展趋势,采用整合广播电视资源的新颖思维,本着“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相结合的设计原则,设计“广播信号、控制信号与有线电视”信号共缆传输的调频共缆传输农村广播“村村响”系统。该系统在已有“有线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建设,利用同轴电缆宽频传输特性,通过在有线电视传输空间外的88~108MHz频段传输农村广播信号,具有架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约成本、稳定可靠、经济实用等特点,被广大农民客户所喜爱。
××县具备有线电视村村通网络,比较适合建设调频共缆农村广播“村村响”系统,根据其建设要求以及我们对农村广播建设的慎重思考,设计在城、乡建立广播站,在自然村安装农村广播终端,以实现调频共缆农村广播“村村响”的整体规划。设计如下:
1、在县广播局设置“村村响”广播前端设备,可进行数字/模拟音源播放
2、在乡设置二级广播插播站,可以将乡所辖区域信息及时插播广播 
3、在村设置三级广播插播站,可以对村级管理事务进行及时广播
4、在每个自然村设置广播接收点,采用多元接收方式,能与原有村级广播融合
5、在原有“村村通”广播电视网络中,利用88~108MHz插入“村村响”广播
6、有线电视信号与“村村响”广播信号各自传输,互不干扰
二、 功能特点
● 利用已有“村村通”CATV网络,不用重新布线
● 可按年、月、周、日多种模式设置自动播放
● 可分村、分乡任意定时、定点自动/手动广播
● 支持乡、村本地插播,可即时播放管理信息
● 支持调频、调频转定压、调频转定阻多元接收
● 采用SCA副载波控制方式,稳定可靠误码率低
● 可扩展电子公告栏,公示政务、科技等文字信息
● 系统架构科学,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
 
四、 系统应用
  1、召开县到乡、县到村、乡到村三级广播会议
  2、开展农村党建、医疗新平台,建设和谐社会
  3、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播放农民喜闻乐见的事
  4、建立快速养殖、种植等科技信息传输新渠道
  5、建立永久的文化、科技、教育三下乡新平台
  6、建设城、乡防汛抗灾三级安全紧急指挥平台
 

联系我们

了解更详细信息,请致电:

010-82566461

点击在线客服人员

售后服务:010-82565576

ISO9001证书 | IQNet证书 | 无线电型号核准证 | 商标注册证 | HX-6000智能广播系统《著作权证书》 | FM4210《检测报告》| FM70《检测报告》 | FM75《检测报告》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屯佃村北282号(北清路上庄路口西150M路南) E-mail:bjhxkt@126.com 欢迎您的咨询、建议和意见
Copyright 2002 - 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恒星科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0984号
TEL:010-82566461 82565576 FAX:010-82565864 Web:info2046@gmail.com

w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