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北京恒星科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2013-03-26 09:00 来源:恒星科通企划部
3月23日是第53个世界气象日,此次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村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速度加快,加之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对农村气象预警提出了新挑战。
甘肃虽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局地突发性强降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近年因气象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6-8亿元,2010年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和2011年岷县“5·10”特大冰雹泥石流灾害,致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为进一步加强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彻底解决乡镇到村社气象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2008年,甘肃省气象局在正宁县54个行政村开展了两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村村通+大喇叭”试点工作,初步探索形成了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气象部门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运行模式,并通过试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1年,甘肃省借鉴正宁及华亭村村响试点经验,在全省各县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村村响)建设,进一步扩大中央、省、市、县广播节目和农村气象减灾预警信息覆盖面,提升广播综合覆盖率,努力改变县级农村广播落后现状,进一步增强广播公共服务和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强化预警信息传播。
据甘肃省观测处相关人士介绍,2012年我省又在山丹、永登、成县等12个县启动农村气象大喇叭村村通工程建设,工程建成后将覆盖所有的乡镇。目前,部分地方已经完成建设。
渭源县气象局局长王建军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2012年11月,作为全省试点工程,渭源县秦祁乡启动“农村气象大喇叭村村通工程”,力争解决气象及农业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难题。
秦祁乡气象大喇叭作为农村综合服务信息发布的“直通车”,在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气象和科技信息,提高防御气象灾害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大街22号宝能慧谷1号楼2层 E-mail:bjhxkt@126.com 欢迎您的咨询、建议和意见
Copyright 2002 - 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恒星科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8364号-2
TEL:010-82566461 82565576 FAX:010-82565864